玉柴参与研制国内首台氢内燃机发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
近日,由我会理事单位广西玉柴参与研制的300kW氢内燃机发电机组在湖北云梦投入运营。这既是国内首台实现商业运营的氢内燃机发电机组,也是中国实际运营功率最大的氢内燃动力,标志着中国氢能应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破解工业副产氢“排放浪费”与“利用成本高”的双重难题提供了独创技术和解决方案。
该氢内燃机发电机组由玉柴、华中科技大学和氢成绿动联合研发。其搭载的玉柴YCK15H氢内燃机,基于玉柴成熟的柔性燃料平台开发,采用超稀薄燃烧、废气涡轮增压、进气道多点喷射等先进技术,热效率达到44%,这一指标在大功率氢内燃机领域尚属首次。此外,更具革新意义的要属它对工业副产氢的“就地消纳”能力。工业副产氢主要来自焦炉煤气、炼厂气、氯碱化工尾气等工业尾气,作为氢能重要来源,却因存储运输技术瓶颈常年被大量浪费。数据显示,仅丙烷脱氢、氯碱等行业,每年就有超300亿立方米副产氢直接排放,相当于“放跑”了巨量清洁能源。
据悉,工业废氢需经昂贵提纯才能用于发电,而该机组通过独创技术,可直接利用未经深度提纯的工业副产氢发电。这一突破不仅省去40%的提纯成本,还避免了废氢被白白燃烧的损耗,发电效率稳定在42%以上。
在湖北云梦某化工园区的实际应用中,该机组已展现出显著效益:年消纳50万标方废氢,转化为80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如此巨大的电量可满足7000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同时支撑20万平方米建筑的供暖。以单台300kW机组年运行6000小时算,它每年可消纳140万标方氢气,减排二氧化碳1362吨,相当于7.4万棵成年树木的年固碳量。
氢内燃机发电机组的成功应用,不仅将工业副产氢“变废为能”,更通过“就近消纳—清洁发电—减排固碳”的闭环模式,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一步推广,每年超300亿立方米的工业副产氢将有望从“排放负担”转化为“能源宝藏”。
- 05-09习近平: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
- 02-13永安行: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 01-03华电取得首个绿氨掺烧项目
- 07-12内蒙古首套“出国”制氢系统正式产气 开启清洁能源国际合作新篇章
- 04-23北京首个纯氢供热示范项目每年可减排约90吨
- 09-1878辆“无锡造”氢燃料电池车交付投用
- 07-19全球首个万吨级风电制氢合成甲醇项目签约浙江
- 07-06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
- 03-03松下冷热电三联供氢能示范项目在锡启用
- 12-26氢能摩托车实现“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