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个深地盐穴储氢库项目加速推进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过去采盐后无用的盐穴正在发生从“废”到“能”的奇妙转变——用于压缩空气发电或储存天然气、氢气等,因具有密封性能好、储氢规模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最具潜力的储氢方式。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施工的亚洲首个深地盐穴储氢库项目,CQ1井177.8毫米套管螺纹气密封检测工作圆满完工,电测验证固井质量全面达标,以精湛的施工水平,为这个项目的加速推进注入澎湃动力。
CQ1井是该项目的首口关键井,其进展直接关系我国盐穴储氢技术的验证。项目通过“地面生产、盐穴储存、掺输一体、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模式,对推动氢能发展和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在气密封检测工作中,这个公司的技术团队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氢气分子极小,对套管的气密封性能要求极高。为确保检测精准性,团队采用了先进的DRGLI-140MPa气密封检测设备,检测灵敏度达到“在标准大气压下,每秒仅允许泄漏一粒沙子体积的气体”,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对每一根套管螺纹都进行了细致的清洁与预处理,在连接检测设备后逐步加压并稳压监测。现场工作人员克服恶劣天气影响,多个班次不间断作业,历时34小时,共检测套管螺纹118扣,实现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面对CQ-1井存储介质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对固井密封性与抗腐蚀性能提出极高要求等技术难题。这个公司联合组建专项攻关团队,自主研发高强度韧性抗盐水泥浆体系,通过创新性添加特种抗腐蚀外加剂,显著提升水泥石在复杂盐层环境中的稳定性。首次将"动态参数模拟技术"引入氢能井固井作业,通过数字化建模优化施工参数,创新性采用"饱和盐水泥浆+高性能胶乳水泥浆"双体系配方,实现全井段无缝衔接。电测结果显示盖层段固井质量优质段长达52.1米,为氢能长期安全储藏筑牢"地下保险柜"。
来源:中国石油渤海钻探
- 05-09习近平: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
- 02-13永安行: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 01-03华电取得首个绿氨掺烧项目
- 07-12内蒙古首套“出国”制氢系统正式产气 开启清洁能源国际合作新篇章
- 04-23北京首个纯氢供热示范项目每年可减排约90吨
- 09-1878辆“无锡造”氢燃料电池车交付投用
- 07-19全球首个万吨级风电制氢合成甲醇项目签约浙江
- 07-06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
- 03-03松下冷热电三联供氢能示范项目在锡启用
- 12-26氢能摩托车实现“水循环”
- [ 氢能车船 ]亚洲首个深地盐穴储氢库项目加速推进
- [ 氢能车船 ]全国政协调研组调研氢能
- [ 氢能车船 ]绿色甲醇“船-船”加注完成 东北亚绿色船燃供应链实现全线贯通
- [ 氢能车船 ]氢能船舶:绿色航海时代的关键力量
- [ 氢能车船 ]习近平山西定调:发展氢能,构建新能源体系
- [ 氢能车船 ]中国-新加坡氢能发展与合作交流座谈会在北京大兴举办
- [ 氢能车船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技术突破,迈向提质增速新阶段
- [ 氢能车船 ]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成功产氢
- [ 氢能车船 ]全球首个氢能主题博物馆——氢能博物馆(筹)项目在汽车城正式启动
- [ 氢能车船 ]氢能货运车高速费全额补贴,吕梁氢能产业迎来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