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氢气球在瑞士成功飞行
著名的瑞士飞行员Laurent Sciboz和Nicolas Tièche是2019年Coupe a ronautique Gordon Bennett (FAI长距离气球世界锦标赛)的冠军,他们驾驶着这个“特殊的”气球。
Laurent Sciboz说:“这次飞行可能为未来全欧洲的零净飞行铺平道路。它代表了可持续航空和能源生产的进步:传统的气球通常使用不可再生的能源。这种'绿色氢'方法为未来几年包括热气球在内的大部分热气球飞行活动提供了一种更可持续的替代方案。”
这一非凡的成就展示了可再生能源在航空领域的潜力。生产“绿色氢气”的过程如下:
太阳能电池板从太阳获取能量,太阳能电力被用来通过电解分解水分子,从而产生氢气,氢气被用来给气球充气和驱动/飞行。Sciboz和Tièche的飞行是通过与当地公司Gruyère Hydrogen Power(GHP)和瑞士初创公司GRZ Technologies合作开发的创新固态储氢容器而成为可能。
通常情况下,气球依靠从遥远的工厂通过公路运输的氢气,但这个气球直接在Gruyère能源公司厂址旁边起飞,在那里建造了直接在现场生产氢气的GHP工厂。
这次气球飞行因其只使用太阳能发电产生的氢气而引人注目。
最近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67届国际热气球节上,还有一项活动标志着环保气球的进步。一个全新的威斯特法伦气球被充气,并使用“绿色氢气”起飞。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参加比赛的气球都使用了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等可持续资源的氢气。
太阳能飞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无人AstroFlight Sunrise在1974年实现了第一次成功的太阳能动力飞行,而第一次载人太阳能动力飞行在1979年进行。
21世纪出现了更多雄心勃勃的项目,尤其是“阳光动力号”。2009年完成的阳光动力1号取得了重大成就和记录,包括2011年从瑞士到比利时的首次国际太阳能飞行。它的继任者“阳光动力2号”在2015年至2016年间完成了创纪录的环球旅行,在超过555小时的飞行中飞行了超过4.1万公里。
最近的发展包括空中客车Zephyr,一种由太阳能驱动的高空、长航时无人驾驶飞行器。2021年,空中客车公司的“西风计划”创造了不着陆飞行4541小时的世界纪录。
在气球领域,莱蒂西亚·诺埃米·马科梅斯在2020年乘坐Aerocene太阳能气球打破了多项持续时间和距离的世界纪录,该气球通过其深色膜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热量。
来源:新能源网
- 05-09习近平: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
- 02-13永安行: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 07-12内蒙古首套“出国”制氢系统正式产气 开启清洁能源国际合作新篇章
- 04-23北京首个纯氢供热示范项目每年可减排约90吨
- 09-1878辆“无锡造”氢燃料电池车交付投用
- 07-19全球首个万吨级风电制氢合成甲醇项目签约浙江
- 07-06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
- 03-03松下冷热电三联供氢能示范项目在锡启用
- 08-15国内加氢站累计建成已超350座,今年上半年投运10座
- 10-12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日前成功应用绿氢作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产,产品合格率百分百,金属化率超94%,验证了“绿电—绿氢—绿钢”生产技术可行性,丰富了氢冶金的原料气源。 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绿氢,全程近零碳排放。张宣科技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以焦炉煤气为气源,同时在氢基竖炉反应器预留了绿氢切换功能。2023年5月15日,张宣科技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投产达效,迄今已经安全稳定运行16个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稳定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是世界钢铁工业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
- [ 氢能车船 ]鹏飞氢美宁城县风光制氢醇一体化项目奠基
- [ 氢能车船 ]日媒:中国在德国博览会展出“氢能列车”
- [ 氢能车船 ]打造氢能产业新高地,开启绿色零碳新时代
- [ 氢能车船 ]冀中能源集团18吨氢燃料电池四季洗扫车研制成功
- [ 氢能车船 ]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项目成功出氧
- [ 氢能车船 ]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辆和210辆
- [ 氢能车船 ]绿氢产业化进程提速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 [ 氢能车船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日前成功应用绿氢作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产,产品合格率百分百,金属化率超94%,验证了“绿电—绿氢—绿钢”生产技术可行性,丰富了氢冶金的原料气源。 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绿氢,全程近零碳排放。张宣科技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以焦炉煤气为气源,同时在氢基竖炉反应器预留了绿氢切换功能。2023年5月15日,张宣科技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投产达效,迄今已经安全稳定运行16个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稳定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是世界钢铁工业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
- [ 氢能车船 ]绿氢作为还原气实现稳定生产
- [ 氢能车船 ]数字化为氢能技术发展开辟新空间